天气预报:

科考阅读

揭秘:南水北调终点为何选定颐和园团城湖

时间:2014-11-21
转自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户力平/文

 

2014年11月21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通水,半个世纪的南水北调梦即将实现。南水北调工程总干渠全长1267公里,起点为湖北省丹江口水库,终点为北京的颐和园团城湖。大名鼎鼎的颐和园广为人知,团城湖在颐和园的什么地方?颐和园团城湖为何成为南水北调的终点?

团城湖位于颐和园昆明湖西堤西侧,泛称“西南湖”,因湖心岛上曾有一座城池形建筑而俗称“团城湖”。其实这座建筑史称“治镜阁”,《日下旧闻考》中记为“圆城”:“畅观堂西北湖中为圆城,为门四,其上为治镜阁”。
据《颐和园史话》载:治镜阁始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约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建成,是一组圆形城堡式的高大建筑。上层为佛殿,供奉铜无量寿佛。城堡共有内、外两重圆形城墙,外城直径59米,设东、南、西、北四门,各城门上方分别嵌有乾隆皇帝御题的四字石额:“秀引湖光”、“豳风图画”、“清含泉韵”和“蓬岛烟霞”。城墙顶部四面分别建有一座观景敞亭,四座观景亭之间有六十间游廊连成一圈,四门外湖畔各建有一座临水码头。内重城墙直径为35米,四面与外重城墙相对也建有城门四座,门上石额也为乾隆皇帝御书,南为“南华秋水”,北为“北苑春山”,东为“辉朗东瀛”,西为“爽凝西岭”。内外两重城墙之间引湖水分隔,内外城门之间架四座石桥相连。内城顶部还建有一座三层的十字形楼阁,从下至上分别悬挂乾隆书写的“仰观俯察”、“得沧州趣”和“治镜阁”三方匾额,楼阁四面各建一座二柱三楼的牌楼,南面东西两侧则对称建两座四方攒尖观景方亭。整体建筑造型独特,高大而雄伟,屹立于碧波荡漾的湖水之上,蔚为壮观。

因治镜阁呈圆形,俗称“圆城”,其所处的水域被称为“圆城湖”,湖心岛被称为“圆城岛”。清宫档案有关清漪园(颐和园)施工中的阶段性汇报中有“圆城”的字样,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圆城”被讹称成了“团城”,“圆城湖”也被讹称为“团城湖”。

从造景上说,修建治镜阁是为了营造“一水三山”之仙境。即在昆明湖阔大的园林水面中设置了三座岛屿,并在岛上建筑楼阁,即望蟾阁(后称涵虚堂)、藻鉴堂和治镜阁,以此象征神话传说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治镜阁是清漪园营造三山仙境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既是全园西侧的底景,也是向西沟通玉泉山静明园的空间节点。当年建成的治镜阁拔地而起,高耸入云,成为矗立在万寿山和玉泉山之间的一个亮点建筑。

从“治镜阁”的建筑造型上看,治镜阁形似佛教中的坛城,别具禅意。坛城的梵文音译为“曼陀罗”,也是佛教世界的宇宙模型,是藏传佛教密宗修法时陈设和观想的重要道具。治镜阁两道城墙加上高台楼阁的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小坛城,而通过匾联,它又把汉族古典文化融入到西藏佛教建筑中。乾隆皇帝对佛教的造诣颇深,所以在修建清漪园时特意以坛城之形建筑治镜阁,并在最上层设佛殿,供奉铜无量寿佛,以此达到供佛、礼佛、敬佛之目的。

从军事与防卫上说,乾隆时期,曾疏浚玉泉诸水,汇于西湖(昆明湖),乾隆皇帝效仿汉武帝刘彻在昆明湖操练水师。湖中“设战船,仿福建、广东巡洋之制,命闽省(福建)千把教演。自后每逢伏日,香山健锐营弁兵(清代低级武官及兵丁的总称)于湖内按期水操。”治镜阁周边水域宽阔,可为水军训练之地,湖面上帆樯林立,军令应答高亢起伏,因而治镜阁建成水中圆形城堡形式,其中便有军事上的象征意义。此外,治镜阁又是一座水中哨卡,当初修建的清漪园不设围墙,以西、以南便是村野,治镜阁地处御园的西南角,为这一区域的制高点,所以有护军昼夜在阁上瞭望看守,以护卫御园的安全。

从“治镜”二字寓意上说,“治”乃政治、治理之意;而“镜”有明鉴、明察之意,合在一起便为“明察政治”之寓意,可以说乾隆皇帝以“治镜”二字命名这座独具匠心的建筑,是以此表达自己的治国理念和“为君之道”。

一直以来便有传闻,说团城湖里的治镜阁原是一座“水牢”,专门用于关押那些犯了大错的太监和宫女,团城湖也因此多了几分神秘于恐怖。

据传,“水牢”设在治镜阁的最底层,有十余米深,上无顶,只有一小门通内,里面一片漆黑。“水牢”隔有多个单间,每间可关押三到五人。凡是犯了大错的太监和宫女,被重笞(用鞭杖或竹板打)之后,先用绳子捆绑起来,再用小船押送到团城湖的治镜阁“水牢”里。被关进“水牢”的太监和宫女每天的吃喝都由看守用绳子吊下来,“犯人”们在里面只能“坐井观天”地等死。

据说,一次慈禧太后在颐和园乐寿堂里用膳时,有个传膳太监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玉碗,老佛爷勃然大怒,立即令人将这个太监重笞20板子,随后被关进“水牢”。第二天那个太监因伤势过重便死在了“水牢”里。

其实,所谓“水牢”之说毫无根据,颐和园里从来就没有过任何“水牢”。清代对“违纪”太监和宫女的处置有明确的规定。对发生过失及犯罪太监的处罚,有罚银、降职、板责、杖责、鞭责、枷号、苦役、杖毙和斩决等;对宫女的发落相对较轻,多是逐出宫或赐为官奴。清代所有的史籍中也没有将“违纪”太监和宫女打入“水牢”之记载。由此可见,治镜阁设 “水牢”之说纯属讹传。

英法联军焚烧清漪园时治镜阁幸免于难

治镜阁毁于慈禧太后重修修万寿山上建筑

已是一片废墟的治镜阁毁于何时?有的说毁于“英法联军”之手。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清漪园时,看到昆明湖西南处水面上有一座城堡,高大而坚固,怀疑里面藏有军队,不敢贸然靠近,便用重炮轰击,宏伟的治镜阁倒塌了。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重修颐和园时,因为治镜阁地处偏僻,且财力匮乏,无力修复。到了晚清至民国期间,环形双城墙外面的包砖被附近的村民拆尽,只剩下了残垣断壁,因地处孤岛之上,极少有人光顾,所以灌木丛生。

有的说毁于慈禧太后之手。据传,“英法联军”焚毁清漪园时,三座“仙山”中的望蟾阁和藻鉴堂因有石桥与陆地相连而遭到破坏,只有治镜阁孤立于湖中而躲过一劫。据说洋鬼子发现西堤西边的治镜阁时,本想过去抢掠,却一时找不到渡湖的船只,所以只能“望湖兴叹”,治镜阁便被保存了下来。然而,慈禧重修颐和园时,因经费不足,便令人将治镜阁的部分建筑拆掉,用其石料、木料修建了其他建筑。由此一座具有12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被毁。民国时期,国运衰竭,无人管理,时有附近村民来此拆挖石料,致使治镜阁残破至今。

其实,有关治镜阁的毁坏,《颐和园志》中有明确记述:“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焚烧清漪园时,治镜阁因四面临水,且远离万寿山主体建筑群而幸免于难。然而,光绪十三年,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资金短缺,不得不拆下治镜阁的砖石木材营造万寿山上庞大的宫殿,于是岛屿荒芜,原建筑仅存基址至今。”

团城湖一直是为京密引水渠终点

北京城区65%的居民饮用团城湖水

团城湖是北京城的水源地,属一级水源保护区。上世纪60年代京密引水渠建成后,将密云水库的水引入团城湖,然后分流到城区,其日供水约120万立方米,占据全市城区日供水量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北京城区约65%的居民都在饮用团城湖的水。

1994年以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终点曾确定在北京玉渊潭,后经有关部门多次进行现场考察和研究,最终将终点北移4公里,调整至颐和园团城湖。因为玉渊潭是永定河引水渠的终点,除承担供水任务外,还承担着北京城市西部南旱河的排洪泄水、调蓄洪水的任务。如果把南水北调(中线)的终点设在这里,供水和防洪将在汛期发生矛盾,尤其是水质难以保证。而团城湖数十年来一直是北京市水源和供水的重要枢纽,它地处北京市区西北部,居高临下,利于水质的保护,且这里为京密引水渠的终点,将南水北调(中线)终点设在这里,二大水源汇集合一,更有助于城市供水安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终点确定在团城湖后,其蓄水量便有限了,为此,2012年10月在团城湖南侧,即颐和园南墙外又破土开挖了一处湖泊。因其北邻团城湖,且有水道与之相通,故名“团城湖调节池”,也泛称“团城湖”,它连接密云水库和江水两大水源,采取联合调蓄的方式,由此成为京城的最大供水枢纽,故有京城“大水缸”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