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科考
科考简讯 | 玉泉水系科考第五站 --- 夏至通惠河
5月5日,立夏当日,相伴了半个春天的科考队员们,不觉中走到了玉泉水系科考第五站通惠河,玉泉水系的尾闾。通惠河,玉泉水系元代开挖的漕运河段,为京杭大运河的最北端终点,由京杭大运河起点杭州开来的船只能直接进到积水潭,也即上一站科考的什刹海,是古时北京的一条至关重要的经济命脉,现在仍作为北京城中心区最重要的两条排水河道之一发挥着作用。
本次科考车程22公里,分两段进行,第一段从东便门向东至高碑店水库,第二段高碑店水库至通州大运河公园。科考起点始于明长城遗址公园,由于明代北京城垣改建,通惠河玉河段被圈入城内,通惠河的漕运终点码头由积水潭改到东便门。那时东便门外是一片宽阔水域,漕运粮船和各种游船往来穿梭,一派百舸争流的繁荣景象。漕运兴盛时期在明清两代,“水上飘来的北京城”说的便是漕运之于北京城的重要贡献。然而这条国家经济大动脉由于近代交通运输方式尤其是铁路运输的兴起而遭受沉重打击,漕运最终止于1901年。杨老师特意带领一众科考队员来到公园南侧一段京奉铁路正阳门至东便门的铁轨前,在这个既是通惠河起点、又是京杭大运河终点的漕运象征关键所在,从历史的终点回溯探寻北京城发展之路及兴盛之源。
沿着通惠河北路,略过庆丰闸遗址,科考队伍停在了上段科考的终点:通惠河平津上闸,这是通惠河上五座水闸中唯一保留下来的尚有遗迹可寻的元代漕运古船闸遗址,虽然残破不全,那块孤独矗立在高碑店湖岸的挑闸板仍旧彰显着平津闸和通惠河曾经的恢弘壮观。此处的高碑店湖所在地,在一千多年前是一片浅水湖泊,被称为“郊淀”,元代开凿通惠河穿越此处,湖水因此被排空。该湖现在位于北京城市河湖末端的景观水体,其主要补水水源来自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2016年后出厂的再生水水质已达到地表水IV类,通惠河该河段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可惜周末北京排水科普馆休息,科考队员们没能深入了解再生水的有关情况。为补上这一课,魏文龙老师专门叮嘱科考队员们,高碑店再生水厂是全国第三大再生水厂,有机会一定要去参观,包括自来水厂,这样就抓住了城市水循环系统的关键点。邬晓东老师则对前几次水质监测情况进行了总结,编制了数据处理表格,指导科考队员们将所有监测结果绘制成折线图,并合现场观察的情况,分析原因,形成对玉泉水系的上下游水质变化的总体认识。
一个有趣的科考小组PK赛被安排在了上段科考的结束之时,由科考队员、志愿者以及家长们共同组队,拼出一幅完整的玉泉水系图,以用时最少、正确率最高为胜者。意料之中的激烈竞赛场面出现了,每个小组都拟定了各自的比赛策略,比赛之初还能保持队形并遵守规则,慢慢出现的难度让参赛者不再接力完成,而是一股脑全跑到答题板前共同商议如何填上最后的几处空白。见此场面,裁判们都好心情地放弃了裁判任务和原则,一同加入到热烈的讨论中,一幅玉泉水系的整体轮廓图终于完整浮现于大家面前。最终,历史文化组以5分钟的最少用时、2处错误的最高正确率拔得头筹。
下午没有课外班的科考队员们继续东行,完成最后的通惠河通州段科考任务。首先去到的是矗立在通惠河边长达1400余年的地标燃灯佛舍利塔,其塔影可垂映于数百米外运河之中,便有了“一枝塔影认通州”的诗句,从远方驶来的船只便知晓达到北京地界了,修缮之中的高高古塔已然在每个科考队员心中激起对千里大运河的无限景仰。离此不远处的北关闸是通惠河达到北运河的汇入点,闸旁设有一处验粮楼,明清两代朝廷户部坐粮厅官员在此验收漕粮,因修缮缘故,只能远远眺望。较为遗憾的是没能前往彩虹门一睹通州“五河交汇”的新景观,这在北京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在地图上标识出来以为弥补。
最后选择通州运河文化广场,作为通惠河科考,也是玉泉水系科考的结束之地,其意义再明显不过。通惠河因漕运而建,通州因漕运而兴,大运河因通惠河能直抵北京城便具有了政治意义的起点。如今通州人民非常珍视运河文化遗产,积极建设通州运河文化新景观,古今同辉,再铸辉煌。
队员们经历长达六周的科考之旅,从源头的玉泉山下的北长河启程一路东行至今,亲眼目睹了玉泉水系河湖的历史变迁,现场聆听了专家们科普的环保新观,亲身感受着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对城市河湖在历史各个时代在城市发展、经济建设以及环境改善方面所做处的重大贡献以及巨大影响有了初步认识,一颗一颗热爱北京、保护环境、倍感责任的希望之种悄然在科考队员们心中播下,期待着这些种子发芽生根之日便是北京满城青山绿水而生态环境宜居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