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科考
科考简讯 | 玉泉水系科考第二站——春踏昆明湖
4月7日,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北京迎来晴好天气,青少年北京河湖科普考察的首期科考队员们,一早便齐齐集合在了颐和园,此为玉泉水系科考第二站昆明湖所在地。昆明湖的面积约为颐和园总体面积的四分之三,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后开凿成为北京市最大的湖泊、城市重要的蓄水池,有完善的进水、排水、泄洪设施,面积为5个北海大,在北京水系建设的历史上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春日踏访的昆明湖科考线路全程3.2公里,公园内湖被西堤及其支堤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昆明湖、养心湖和团城湖,其中昆明湖及其西侧的团城湖为本次科考湖泊。昆明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的重要景观湖,水质长年达到景观用水Ⅲ类水的标准;团城湖是一片独立的水域,为一级水源保护地。
科考一行60余人在三山五园专家顾问杨春林老师带领下,从北宫门出发,沿着后海向西来到颐和闸,此处上周从北长河一侧已经看到。颐和闸起到调节昆明湖水位的作用,同时通过该闸可使昆明湖与团城湖互为调节。现在团城湖水为水质较好的“南水”,通过向昆明湖注入活水,调节昆明湖水位,同时还可以使活水出昆明湖,沿昆玉河向中心城区水系供水。途中,遇到十分相似的迎春和连翘,科考队员按照杨老师教的方法,很快区分出了了四片花瓣的连翘及而六片花瓣的迎春花,还知道了好闻的丁香对抑郁症有一定疗效。这是杨老师特意为科考队员增设的环节,每次讲述几种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野花野草,让孩子们与大 自然更为贴近。随后经过半壁桥、界湖桥,沿西提来到昆明湖“颐和号”大型游船的停泊处,科考队员围绕在杨老师身边,全神贯注地听老师生动风趣地讲述了大游船、石舫以及昆明湖的由来。
来自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魏文龙老师讲解了有关湖泊的科普知识,简要介绍了评价地表水水质的指标有24项,通过快监监测仪器监测到的水温、pH值、溶解氧等都是其中的指标,还有一些指标,如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等需将水样带回实验室里监测分析。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可以判别水体的功能类别,如昆明湖为III类;南水北调来的水作为饮用水源,水质为II类。接下来,选择在不远处的湖岸边,邬晓东老师带来科考队员监测昆明湖的水质,这一次科考队员已经熟悉了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开始关注如何记录并整理有关数据,带入自己的小课题研究中。
最后进入了有趣好玩的采访环节。上周各组队员已经小试身手,积攒了些许经验,这次更是鼓励内向胆小的队员作为采访者寻找游人积极提问。环保科普组将镜头对准了看守公园的保安大叔,大叔在几番恳请之下,依然婉拒了采访,孩子们有些气馁,但依然笑容满面。水质监测仅用了15分钟便完成对4名游客的采访,历史文化组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对杨老师进行了深入访谈,河湖生态组最后来交任务却是带着满载而归的胜利喜悦。看来3分钟的视频可以再提高要求,试想5次科考后,每个科考队员都可以成为合格的小记者了。科考队员的良好风貌受到家长、围观游客的称赞,为活动提供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们都露出了“我也有份”的满意神情。同时,非常感谢为活动提供摄影摄像的工作人员,他们为活动留下了各种精彩瞬间和全程记录忙活了大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