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河湖科考

青少年河湖科考环境教育系列活动之大运河系列第二站:寻源白浮泉

时间:2024-04-16

活动主题:
青少年河湖科考环境教育系列活动
之大运河系列科普活动:寻源白浮泉

主办单位:
北京环境科学学会
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协同创新服务平台

协办单位:
北京水利学会
北京水生态与水土保持学会
北京气象学会

2024年4月13日,青少年河湖科考环境教育系列活动之大运河系列第二站——寻源白浮泉,在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吸引了北京大运河的一头一尾及沿途多个区的同学们,有来自通州区运河小学的同学,有来自昌平区的同学,还有来自西城、海淀等区的同学一起了解大运河,弘扬大运河文化。

参加活动的队员和家长们首先来到了龙山下的九龙池,也就是白浮泉遗址,这里没有泉水从龙头喷涌而出的景象,池底正在进行防渗工程施工。队员们在此详细了解了白浮泉的前世今生,以及元代大科学家、水利学家郭守敬为解决漕运水源问题,建设白浮瓮山河,巧引白浮泉作为大运河(通惠河)水源的故事。

白浮泉早已被定名为京杭大运河最北的水源头。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侯仁之先生指出:白浮泉是“大运河的最上源”,元大都“前所未有的新水源”;“昌平沿山一带多有流泉,其为利之溥与历史上之北京城息息相关者,首推白浮泉。”

接着大家登上龙山半山腰的“观鹭台”,仔细寻找在林间栖息的白鹭。据公园管理人员介绍,这里每年4月底到10月间可以见到很多白鹭,现在可能时间尚早,仅有几只在此活动。

在龙山山顶,队员们在都龙王庙门前的影壁及庙墙上仔细寻找到很多外文的刻字,据介绍这是当年八国联军入侵后留下的记号。

都龙王庙是北京唯一一座以“都”字冠名敕建的龙王庙建筑,始建于元代,代表的是龙王泉祖之庙,为诸泉水之始。据《昌平文物志》记载:元朝因为白浮泉水解决了通惠河的漕运难题,所以敕赐在龙山顶建都龙王庙。自古以来,龙王庙就是“祈天求雨”的重要场所,也是“风调雨顺”的重要象征,这也算是为运河源头白浮泉保驾护航了。

《析津志辑佚》记载:“即江(红)桥,立燕帖木儿碑处,此乃去白浮村五里许,龙王泉祖之庙,为诸泉水之始。”这是最早关于都龙王庙的记载。

《明弘治八年重建都龙王庙碑》碑文记载:“常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白浮村北凤凰山上有都龙王庙,乃前朝所敕迄今犹存。”

自古以来,龙王庙就是“祈天求雨”的重要场所,也是“风调雨顺”的重要象征,这也算是为运河源头白浮泉保驾护航了。

都龙王庙后院,西北角是白浮泉遗址出土构件展示场所;东北角立有6通古碑,主要记载着明清两代都龙王庙与龙泉禅寺的整修历史。同时院子里的展板介绍了白浮村发现的西周古墓的情况。说明自古以来,昌平就是一个有人类聚居的地方。
 

随后,大家一起来到了坐落于龙山山脚的东侧的龙泉禅寺,这里与都龙山庙俯仰相视,民间百姓将都龙王庙称之为上寺,龙泉禅寺称之为下寺。

龙泉禅寺内现在大运河源头历史文化展厅,分为三部分:第一展厅《大都初兴觅水源》,第二展厅《龙泉北导济漕运》,第三展厅《通惠舟楫壮帝都》。学会仇老师给参加活动的队员和家长们做了详细的导览,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了白浮泉。

在活动的最后,各位队员在展厅门口的台阶上分享了参加活动的感受,并表示希望今后有机会要继续参加大运河系列活动。
寻源白浮泉的活动顺利结束了,我们将继续带领大家沿着大运河了解北京城的历史和今天!

特别感谢以下单位对于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北京市通州区科学技术协会
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管理处
昌平区生态环境局
通州区运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