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搜索
深度 | 蓝天不止于奥运,“北京奇迹”是如何诞生的?
- 来源:京环之声
- 2022年02月28日
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呈现精彩赛事的同时,北京的天空也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赛期空气质量全都达标,向世界兑现了申办冬奥时许下的承诺。从2008年的“奥运蓝”到2022年的“北京蓝”,“双奥之城”创造了特大城市大气治理的“北京奇迹”。
冬奥期间蓝天持续在线
解说员:“漂亮!谷爱凌做出了一个自己都难以置信的难度……”
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中/来自网络
2月8日,北京阳光灿烂。中国队选手谷爱凌从首钢滑雪大跳台“起飞”,在碧蓝的天空下腾空翻转,拿到了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的冠军。赛后,她称赞这里是她最喜欢的场馆。
谷爱凌:“在大跳台的时候,就从跳台的那个地方,我能看到北京电视塔,然后从我们家也能看到,所以就是挺回家的一种感觉。”
谷爱凌在蓝天下腾空翻转/来自网络
数据显示,2月8日这天,北京的空气质量一级优,PM2.5只有15微克每立方米,空气的清澈程度足以让谷爱凌从首钢滑雪大跳台看到16公里外的北京电视塔。而整个冬奥会期间,这样的好天儿一直在线。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张大伟介绍,开幕后连续多日,北京的空气质量都维持在一级优水平。
张大伟:“2月4日开幕式到2月17日,北京市的PM2.5平均浓度只有24微克每立方米,特别是2月4日开幕式当天,北京市PM2.5的日均浓度低到了只有5微克每立方米,北京蓝成为冬奥会靓丽的底色。”
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空气质量一级优/记者苏婉拍摄
从“奥运蓝”到“北京蓝”
在这届冬奥会上,我们已经很难听到外国运动员对北京空气的讨论,空气质量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但在2008年夏天,国际上对北京的质疑声一直不断。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是当时的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他被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北京的空气质量行吗?要不要戴口罩?
杜少中:“2008年一年,我接待的境外记者大约就有1000人。我们反复向大家解释,我们能够保证奥运会的空气质量合格。可是有些人戴着有色眼镜,反复提出来这个问题,甚至说要戴口罩来,我确实觉得比较无奈。那么14年以后,这种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我现在也参加冬奥组委关于可持续方面的一些工作,没有人再对这方面的问题提出质疑了。”
2008年奥运会,部分美国运动员来到北京时戴着口罩/来自网络
2008年奥运会时,北京实行单双号限行,周边多个省市企业限产、停产。有媒体报道,仅河北省停限产企业就有5000家。在大规模临时措施和长期治理释放的环境效应叠加下,最终成功地达成了“奥运蓝”。
相对而言,在供暖压力更大、污染排放更多的冬季举办奥运会,北京这一次面临的挑战更大。不过,北京还是兑现了空气质量天天达标的承诺,而且不再需要付出如2008年时巨大的代价。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除了“天帮忙”,这次北京的底气更足了。
马军:“这一次我们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区域停限产,这种保障是建立在充分掌握数据的基础上。从2013年开始监测PM2.5、臭氧等6项主要污染物,使得我们充分地去掌握区域内到底有哪些固定源、移动源,它们的排放情况是怎么样的,从而采取一厂一策,将他们分出级别,重点地去管控那些排放更严重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间管理更加精细化了。”
北京冬奥会期间空气质量全都达标/来自新华社
2008年奥运会后,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高达91.9%的市民担心,“奥运蓝”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
14年过去,北京用漂亮的数据回答了这个问题。就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北京市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PM2.5年均浓度更是降至33微克每立方米,再创新低,全年优良天数接近8成。
2021年北京市6项空气污染物全面达标/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2013-2021年北京市空气质量各级别天数分布/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聂磊认为,作为2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北京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之大、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聂磊:“北京这20年里城市化进程的速度确实是非常快,无论是燃煤型污染还是机动车污染,包括现在的光化学污染,其实都是在相同的时间内出现,不断叠加、相互耦合。跟其他国际的大城市相比,北京市确实是在20多年的时间内完成了其他发达国家几十年内取得的效果,我觉得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北京好天越来越多/来自网络
特大城市的治理奇迹
的确,借用联合国环境署的评价,北京创造了特大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的“北京奇迹”。
1998年,北京拉开大气治理的大幕,先是以粗颗粒物为重点,先后实施了16个阶段的治理措施。2011年后,北京雾霾频发,从2013年开始,北京全面向PM2.5“宣战”。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副处长谢金开认为,其后的五年是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最大的五年。
谢金开:“北京在全国率先完成了第一轮的PM2.5的来源解析,重点是围绕燃煤、机动车、工业污染还有扬尘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从工程量上来看,2013年到2017年是一个大的攻坚,那5年干的可能是前面10年的总和,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2018年之后,我们进一步深挖,相当于像绣花一样地去管理这个城市。所以这两个阶段叠加起来,对北京的空气质量改善是一个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11年后北京多次遭遇PM2.5重污染天气/来自网络
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北京为压减燃煤、改善空气质量做出的努力。全市600万吨煤炭产能全部退出,2018年年底实现平原地区无煤化,2019年燃煤污染基本解决,2020年煤炭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不足1.5%。
在清华大学教授、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书肖看来,要达成这些改变,对北京来说实属不易。
王书肖:“很多发达国家一方面对于煤炭的依赖性更低,另一方面它经济发展的速度也相对是比较慢的,比如说它的GDP年增速可能在3%。而我们其实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当中来实现空气质量的改善。到现在我们的燃煤压减率已经达到了98.5%,这个是特别难的。”
2015年3月19日,京能石景山燃煤热电厂关停/来自网络
难点之二在于机动车的污染控制。以机动车为代表的移动源是北京本地污染源的最大来源。从1998年到2021年,20多年间,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从100多万辆增长到680多万辆,增长5倍的情况下,各类污染物减排都超过了七成以上。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聂磊认为,北京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聂磊:“在满足公众出行的刚需条件下推进机动车减排,既要兼顾经济利益,又要考虑减排的效果,难度是比较大的。第二,需要管理的车辆种类也很多,既有黄标车又有高排放车,还有在用车、新车。而且使用的油品、交通结构、包括道路的设计,都会影响移动源的排放,所以北京能实现机动车大幅减排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20多年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增长5倍/来自网络
第三个难点在于区域协同。大气具有流动性,治理不能靠单打独斗,北京难以独善其身。近年来,京津冀三地携手发力,共同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清华大学教授、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书肖表示,相比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能取得区域整体空气质量的大幅下降更是难得。
王书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协同,一个是涉及的省市区比较多;第二,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相对来说更加依赖于燃煤;重工业也是最发达的,区域的货运影响也非常大,经济水平各方面的差异也很显著。2021年,京津冀区域PM2.5的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了63%,这个是非常非常难的。”
北京冬奥会期间,张家口空气质量保持优良/来自网络
蓝天不是北京的唯一底色
从前些年的雾霾锁城,到如今蓝天白云日渐成为常态,北京市民的“呼吸之变”折射出大气治理建设的成效。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安欣欣说,北京需要扎扎实实,一微克一微克地把PM2.5浓度“抠”下来,给市民更多蓝天。
安欣欣:“从北京市优良天数来看,2021年达到了288天,接近八成,较2013年增加了112天,相当于好天多了将近4个月。从重污染天数看,2021年重污染日8天,比2013年减少50天,降幅高达86.2%,而且夏季、秋季基本上消除了PM2.5重污染。”
北京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来自网络
从“奥运蓝”到“北京蓝”,瞩目的成就背后是北京的决心、坚持和投入。但空气质量改善不是为了奥运会短期目标,而是为了人民福祉,蓝天也不是北京的唯一底色。王书肖认为,正如北京冬奥会的口号“一起向未来”所诠释的那样,未来,“双奥之城”将大步迈向“双碳”目标,建设绿色北京。
王书肖:“在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下,我们一方面是要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同时,我们希望协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来持续推进减污降碳。那么在将来,蓝天不是我们唯一的底色,绿色低碳是我们更加亮眼的底色。”
北京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来自网络
记 者 | 王琛琛
编 辑 | 赵明聪
主 编 | 程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