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青年学术

“首都环境视界”青年学术沙龙第三季第2期顺利举行

时间:2024-06-21

2024年6月19日,由北京环境科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管理专委会、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城市与区域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生态环境系统工程专委会联合主办的“首都环境视界”第三季第2期青年学术沙龙在线上顺利召开。本次学术沙龙的主题为“气候变化与环境风险管理”,北京市科协 2022-2024年度青年托举人才、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宋丹副研究员主持会议。会议邀请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气候变化与环境风险管理开展学术交流。来自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线上沙龙活动。

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是当前影响最深远的全球性问题,正在通过直接和间接等多种途径影响人群健康和城市健康发展。为改善空气质量、减缓气候变化和提高公众健康水平,我国先后提出了“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和“双碳”目标等重大战略。从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多尺度碳排放核算等角度探索揭示减污降碳的边际成本和健康收益,形成跨区域跨部门多主体共治方式,可为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社会经济绿色转型提供科技支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谢杨副教授以“气候变化应对健康经济影响分析”为主题开展了气候环境变化的健康—经济影响及政策研究。揭示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对公众健康负担和经济代价,定量评估减污降碳的边际成本和健康收益。

单纯的温度预报预警不能为人群的健康出行提供准确的参考,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尚晶副研究员以“环境气象综合健康效应及健康预警研究”为题,利用meta分析和非线性回归相结合,识别了不同城市化因子对于暴露响应曲线的调整作用,实现了不同未来情景下的暴露响应曲线预测;鉴于空气污染物和非适宜温度均是造成人群急性暴露风险的关键因子,利用广义相加模型分别识别了污染物和温度对于非意外死亡的暴露响应关系的关键参数,进而构建了环境气象综合健康指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邵玲副教授分享了关于“多尺度碳排放核算”的相关研究进展。区域经济具有尺度上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即可能同时与国家尺度上的任何其他区域以及世界尺度上的任何其他国家发生碳关联。提出将这些碳关联抽象简化为尺度之间的联系,在对世界经济和国家经济进行模拟的基础上,对区域层面,即次国家级尺度的碳排放展开多尺度系统核算,为碳减排责任的分配提供科学依据。

北京师范大学段存存助理研究员以“基于NbS的城市内涝风险多目标优化研究” 为主题,探索了NbS设施的远期生态效益,发现NbS设施对于北京市长期规划中较为关注的生态指标(水资源量、碳排放、COD达标率、氨氮达标率)均有改善。

学术沙龙的最后,与会人员展开了积极的交流学习和深入的探讨,宋丹副研究员也就“产业园区低碳核算及转型路径探讨”为题分享了最新研究进展。本次的沙龙活动促进了领域内研究人员的交流,实现了科研经验的良好共享。

本期沙龙召集人:宋丹

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副研究员。从事资源利用与环境排放研究,发表生态环境领域主流SCI论文13篇。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青年基金项目。入选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2022-2024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北京市生态环境局首批优秀青年人才。

 

“首都环境视界”青年学术沙龙有效激发了北京环境科学学会青年人才活力,助力建设青年人才队伍。

“首都环境视界”品牌下推出的,青年工作委员会于2022年发起组织的青年学术沙龙项目。既是我会做强做实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的探索与实践,也是热诚精准服务于青年科技工作者并不断创新的会员分类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首都环境视界”青年学术沙龙,旨在借助首都站位和独有优势,营造生态环境领域“学有专长,意有专趣”的学术交流氛围,促进包括全体会员在内的科技工作者间进行跨领域、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2023年第二季举办了21期沙龙活动,有来自不同单位的专家、青年科技工作者与我会青托人才共同完成75个学术报告。吸引了来自各地生态环境领域有关管理部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科技工作者参与学术交流与探索,学会学术影响力得到了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