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科普动态

美丽什刹海 我是行动者--北京环境科学学会联合什刹海街道举办全国生态日主题活动

时间:2025-08-15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余村视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2023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确定为全国生态日,是为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传播,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思想与行动自觉而设立的纪念日。

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提出二十周年之际,8月12日,北京环境科学学会联合什刹海街道以“美丽什刹海 我是行动者”为主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市集活动。来自各地的游客与街道居民齐聚文展中心,在互动体验中感受生态之美,在知识科普中凝聚环保共识,为什刹海的夏日增添了一抹清新的绿色。

参加本次展出活动的有什刹海街道团工委、西城区生态环境局、北京市生态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科普风公司、环雅丽都公司等,通过图片、展板、标本等将生态文明思想传播与趣味互动体验相结合,让生态文明理念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成果展示见证变迁,幸福感油然而生

活动现场,海畔生态展示区前围满了驻足观看的市民。通过图文展板,居民直观感受到这些年什刹海的生态变迁——从水质改善到植被恢复,从杂乱的路面到整洁的胡同街巷,家园环境的前后对比让不少老居民感慨万千。一张张对比照片里藏着“绿水青山”的真实答卷。“您看这张老照片,那会儿岸边还挺杂乱,现在可是水清岸绿,鸟儿都回来了!”一位大爷指着展板感慨。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带来了众多生物多样性展示图片,北京雨燕的灵动身影、蝴蝶翅膀的绚丽花纹、菌类的奇特形态…… 这些生活在市民身边的生物,通过图片、标本与志愿者的生动讲解,让“生物多样性”这个词变得鲜活起来。在昆虫标本和两栖动物观察区,孩子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科普风公司的志愿者正在介绍物种习性,还邀请小朋友轻轻触摸标本,以趣味知识问答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 "小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的"大作用"。"原来北京周边有这么多神奇的动植物,以前走路都没留意过!" 一位家长说,这次科普让全家重新认识了身边多彩的生态环境。

展厅里,“中轴线小小讲解员”给参观的游客介绍着“没有什刹海就没有北京城”。稚嫩的声音却透着笃定,”他们手持“保护这片水,才有这座城”的手举牌,把什刹海的前世今生讲给游客听。“海域新貌”在青少年的解说中,显得更为美丽。有居民说“听了孩子的讲解,才知道家门口的这片水,藏着这么多生态学问”。

互动体验乐趣多,绿色理念入人心

垃圾分类达人赛上,环雅丽都的城市环境守护者们结合日常工作,为大家讲解垃圾的 "前世今生",市民们在轻松的问答游戏中掌握了分类技巧;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的学生们研发的 AI 智能体成了 "新晋网红",居民们通过与 AI 的趣味问答,赢取环保文创,在科技体验中学习生态环境知识。

旧物改造区里,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们,认真地指导如何做好旧物改造,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废旧纸箱、瓶盖变成绿叶、枝干,变成大树的一部分。大人孩子齐动手,用落叶变成美丽的书签,将废旧物品变成艺术品,共同绘制出一幅 "绿水青山" 四季画卷,用创意践行 "变废为宝" 的环保理念。

大家传递绿色心愿,一笔一划写下对什刹海的热爱

在山门殿设置的“您的绿色生活 点亮生态什刹海”留言区,不少居民分享自己的环保日常:“今天我骑共享单车来的,为低碳出一份力。”“回去教孩子认识植物,热爱自然”。一句句朴素的留言,汇聚成了什刹海守护生态文明的温情画卷,字里行间流量着对美好生态的向往。

微课堂传递力量,青春活力助环保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城市生态环境研究所科技工作者围绕著作《北京寻蛙记》,讲述了蛙类生存现状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们则带来了生动实用的绿植养护课程,讲述家盆栽中常见的养护误区以及好用的园艺技巧,守护什刹海的生态,先从守护身边的小植物开始。


此次活动吸引了数百位居民与游客参与,活动秉持节俭理念,部分展示材料来自旧物改造,互动道具循环利用。北京环境科学学会与什刹海街道凝聚社会力量、社区青少年、高校志愿者、企事业单位青年工作者等多方力量,让青春活力与绿色理念碰撞出别样火花。未来,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将继续探索更多活动形式及内容,推动绿色理念深入人心,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愿景,让更多居民成为生态文明的传播者、践行者、守护者,让生态成为最动人的烟火气。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践行公民生态环境十条,节约资源,低碳生活,助力美丽北京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