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首届京津冀大学生绿创大赛的通知
为更好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为大学生创新实践提供平台,对原天津市大学生环境学科创新与实践能力邀请赛(环邀赛)进行升级改制,举办本届京津冀大学生绿创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为指导大赛规范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大赛主题
绿色低碳生活,共建美好家园
二、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天津市环境科学学会
北京环境科学学会 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报社
承办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联合承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协办单位: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农学院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燕山大学 东北大学(秦皇岛)
支持单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青环团队
天津市高校众创空间联盟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
大赛设立评审委员会,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
大赛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开展大赛工作及日常事务。办公室设在天津工业大学。
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相应机构,组织本校参赛者实践创业及各类竞赛事宜。
三、大赛总体安排
(一)个人赛
个人赛面向天津市各高校。学生通过“超级校园·天津易班”APP在大赛设置的规定时间内进行线上答题。题目包括单选题和判断题,由系统随机抽取,达到规定答题时间后,系统将会自动结束,自动统计结果(包括答题分数和所用时长)。
(二)团体赛
团体赛面向京津冀各高校,分为科普创作类、实践创业类两个类别。科普创作类评审包括会评和网络投票两个环节;实践创业类设本科生、研究生两个赛道,评审包括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决赛阶段分为函评和会评两个环节。实践创业类初赛分别由天津市、北京市及河北省(以下简称“三地”)的各赛区组织实施,初赛时间、方式由各赛区自行决定,地点设在三地各赛区;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实施,地点设在天津市。
参赛者以团队形式参赛,每支参赛队伍3-5人,可设指导教师1-2人。参赛方式为申请报名,学校推荐。参赛队伍向所属高校报名参赛,各高校组织参赛项目遴选,遴选时间、遴选材料、遴选方式由各高校自行决定。遴选后,各高校按照赛程安排组织推荐参赛项目填写并提交“京津冀大学生绿创大赛团体赛推荐报名表”(附件1),并负责将参赛项目汇总后统一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科普创作类无参赛作品和参加团队数量限制;实践创业类每队限报名1个参赛项目,每人限参加1支参赛团队。
科普创作类:作品主题为宣传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主题类型包括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循环、绿色供给及绿色畅想五类。作品形式包括科普视频、漫画、歌曲、海报、课程、手册等。作品要求内容积极向上、通俗易懂、贴近主题、大胆创新。作品应为原创,不得抄袭,不得借用,不得植入广告、不得植入参赛者及参赛单位任何信息。参赛作品的版权归原版权人所有,大赛主办方及承办方拥有对参赛作品的使用权(不另付稿酬),包括展览权、放映权、广播权、摄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及汇编权。针对所选主题类型,参赛者自拟作品名称,按照赛程安排填写并提交“京津冀大学生绿创大赛科普创作类作品说明书”(附件2)。视频类作品要求采用mp4、flv、mov等视频标准格式,时长优选5分钟以内,以1至3分钟为宜,分辨率不得小于720×576(手机拍摄建议调至最高分辨率)。说明书要求1000-2000字,以pdf电子版格式提交。对于已获得同级及以上级别的各类资助或奖励的作品不可重复申报。
实践创业类:项目主题为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主题类型包括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供给、绿色循环及绿色机制五类。初赛参加形式为提交一份有推广前景和应用价值的“京津冀大学生绿创大赛实践创业类项目计划书”(附件3),项目计划内容要求围绕所选主题类型,结合生活实际,选题角度新颖,有可行的实践路径;项目申报书要求3000-5000字,以pdf电子版格式提交。决赛参加形式是由各高校组织参赛队伍开展实践创业,并由各参赛队伍提交一份“京津冀大学生绿创大赛实践创业类项目成果书”(附件4)。实践创业要求参赛队伍按照项目计划和预期目标,开展不少于一个月的实践创业,允许接受专业指导、技术支持及资源对接等;实践创业成果书内容要求根据实施情况客观总结,并提供关键实践成果的应用证明等支撑材料。项目成果书要求5000-10000字,以pdf电子版格式提交。对于已获得同级及以上级别的各类资助或奖励的作品不可重复申报。
四、赛程安排
五、奖项设置及评选
六、评审规则
评审规则详见附件6、附件7、附件8
七、大赛宣传及信息发布
大赛由中国环境报提供宣传报道支持。通过“中国环境app”和“天津生态环境”、“天津市环境科学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赛事相关信息。
八、其他
大赛解释权属于大赛组委会。凡参赛者,即视为已同意本大赛所有规定。未尽事宜,可联系询问。
九、联系方式
请各高校确定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大赛信息传递、转达等工作。填写联系人信息表(附件9)后,于4月25日(周三)17点前将信息表pdf扫描件和excel电子版分别发送至三地各赛区上述邮箱。联系方式具体如下:
任 悦 13072288290
李海芳 13752577113
(二)天津市赛区
王 琪 18222766888
(三)北京市赛区
高成杰 13520263583
(四)河北省赛区
杨会格 13930153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