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青年学术

首都环境视界”青年学术沙龙-第二季第19期顺利举办

时间:2023-11-07

2023年11月4日上午,由北京环境科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承办的“首都环境视界”青年学术沙龙第二季第19期在线上顺利召开。本次沙龙由北京市科协2021-2023年青年人才潘锦秀和2023-2025年青年人才张章联合召集,来自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70余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本次线上活动。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PM2.5和O3成为影响城市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的2项主要污染物。京津冀地区近年来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PM2.5中二次成分难以控制和O3污染加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期学术沙龙以“大气主要污染物特征研究”为主题,特邀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李云婷作为主持人出席,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徐惟琦、北京林业大学讲师彭娜娜作主题报告,围绕大气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开展学术交流,并与本领域内专家学者共同讨论。

徐惟琦副研究员以“有机气溶胶来源、生成机制和挥发性研究”为主题进行了报告,围绕有机气溶胶浓度和来源进行了详细介绍,自主搭建热脱附仪-气溶胶质谱仪系统,首次表征了有机气溶胶不同粒径段的来源、氧化性及华北平原有机气溶胶的挥发性和相态,定量了华北平原有机硝酸酯的特征,研究成果对于认知大气气溶胶的生成转化机制及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彭娜娜老师以“聊城市PM2.5和O3污染特征及气象因素影响分析”为题进行了报告,详细介绍了我国PM2.5和O3政策演进,基于“一市一策”的课题,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将气温、风速、紫外辐射强度、气压和相对湿度作为对象属性,污染类型(无污染、PM2.5污染、O3污染及PM2.5与O3复合污染)作为对象值,得出气象要素和污染类型的映射关系,揭示了聊城市PM2.5和O3复合污染的气象条件因素。

召集人潘锦秀工程师以“北京市臭氧污染跳变型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为主题进行了报告,围绕北京夏季O3污染的跳变特征及成因进行了介绍,包括北京市历年跳变型O3污染统计、跳变前后两日O3时间序列和区域空间分布特征、气象影响及潜在源区分析,揭示了O3跳变的发生原因,从一定程度上为该类型O3污染过程预报及区域联防联控决策提供参考。

 

 

召集人张章高级工程师以“近年来北京市臭氧污染状况研究”为主题进行了报告,围绕现行O3标准进行了介绍,包括WHO空气质量准则发布历程、2021年修订及新增的评价指标等内容,然后介绍了北京市臭氧污染状况,从年际月度特征、气象要素影响、典型污染过程等方面展开了讲解,该报告为北京市臭氧污染现状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本期沙龙活动促进了大气环境领域青年科技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实现了科研思路与经验的共享,对后续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期召集人:潘锦秀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程师,主要从事大气环境监测、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研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1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得北京市2017年度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入选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2021-2023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本期召集人:张章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大气环境分析评价与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参与制修订地方标准2项,获多项专利及软著授权,所著论文入选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六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入选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2023-2025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首都环境视界”青年学术沙龙有效激发了北京环境科学学会青年人才活力,助力建设青年人才队伍。

 

“首都环境视界”品牌下推出的,青年工作委员会于2022年发起组织的青年学术沙龙项目。既是我会做强做实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的探索与实践,也是热诚精准服务于青年科技工作者并不断创新的会员分类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首都环境视界”青年学术沙龙,旨在借助首都站位和独有优势,营造生态环境领域“学有专长,意有专趣”的学术交流氛围,促进包括全体会员在内的科技工作者间进行跨领域、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2022年为首次尝试,全年举办16期沙龙活动,邀请权威专家、青年学者做了60个学术报告,吸引了来自各地生态环境领域有关管理部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科技工作者参与学术交流与探索,学会学术影响力得到了有效提升。2023年第二季目前已经举办了19期,预计全年将举办20期沙龙活动,有至少60名专家与我会青托人才共同完成约80个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