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术
“首都环境视界”青年学术沙龙-第二季第17期顺利举行
2023年10月15日,由北京环境科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承办的“首都环境视界”青年学术沙龙第二季第17期在线上顺利召开。本次沙龙由来自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的张柏林助理研究员(北京市科协2023~2025年度青托人才)召集,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余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本次线上活动。
固体废弃物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形成的副产物,其产量巨大、种类繁多,如处置不当,将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近年来,我国面临重要战略金属资源短缺,而富含金属资源的固体废物金属提取难,大宗冶金固废资源利用途径少、消纳量小,以及新能源领域新兴固废资源化难题亟待解决等问题。研究开发绿色高值固废资源化技术和工艺,对支撑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无废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期学术沙龙以“固废资源化”为主题,特邀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的张深根教授作为嘉宾出席,邀请了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冶金研究设计所杨必文高级工程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苑鹏博士和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张柏林助理研究员作主题报告,围绕废线路板等铜基废料、含钛高炉渣及退役风电叶片等固体废物资源化开展学术交流,与相关领域内专家学者共同学习探讨。
杨必文高级工程师以“废线路板等铜基废料协同熔炼研究”为主题开展了报告,采集废旧电脑、汽车、电视机等12种废电路板及树脂粉为原料,通过渣型设计降低熔炼温度和对炉衬材料的侵蚀,熔炼获得的铜收率达到98.7%;针对冶炼烟尘进行了分析,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处理了二恶英和VOCs;最后对多源铜基废料协同熔炼装备大型化和智能化研究进行了展望,为后续铜基废料资源化技术研发提供了思路。
苑鹏博士以“面向含钛高炉渣资源化及炼铁过程节能减排的技术初探与思考”为主题进行了汇报交流。研究揭示了配加生物质基还原剂的铁矿含碳球团直接还原炼铁的反应途径以及过程中NOx前驱体的生成机制,介绍了含钛高炉渣衍生富钙钛矿型光催化剂用于可见光下催化脱除气态甲苯的性能和机理,同时介绍了目前在废旧线路板等多源有机固废热转化利用及咖啡废弃物在造纸、提油和泡沫材料制备等方面的科研进展。该报告为开拓“资源循环、以废治废”的思路提供了重要参考。
活动召集人张柏林助理研究员以“退役风电叶片资源化现状与热解回收技术研究”为主题进行了报告,综述了当前退役风电叶片资源化的几种技术途径,通过热解方法回收了热固性环氧树脂型叶片,获得了具备可燃性的热解油、气和力学性能良好的玻璃纤维,为退役叶片的资源化利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本期召集人:张柏林
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项目硕导。从事材料循环利用和大气污染治理研究工作。入选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工信部节能低碳材料平台项目(校内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任务、企业委托和专利转化实施项目等10余项;获环境保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北京市发明专利奖二等奖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7件,参与制订团体标准1项,参与编写专著1部。
“首都环境视界”青年学术沙龙有效激发了北京环境科学学会青年人才活力,助力建设青年人才队伍。
“首都环境视界”品牌下推出的,青年工作委员会于2022年发起组织的青年学术沙龙项目。既是我会做强做实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的探索与实践,也是热诚精准服务于青年科技工作者并不断创新的会员分类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首都环境视界”青年学术沙龙,旨在借助首都站位和独有优势,营造生态环境领域“学有专长,意有专趣”的学术交流氛围,促进包括全体会员在内的科技工作者间进行跨领域、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2022年为首次尝试,全年举办16期沙龙活动,邀请权威专家、青年学者做了60个学术报告,吸引了来自各地生态环境领域有关管理部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科技工作者参与学术交流与探索,学会学术影响力得到了有效提升。2023年第二季目前已经举办了17期,预计全年将举办20期沙龙活动,有至少60名专家与我会青托人才共同完成约80个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