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科普动态

科普宣传|学会助力东城区开展青少年垃圾分类家庭养成计划科普实践活动

时间:2020-11-16

垃圾强制分类自2020年5月1日起在北京正式施行,半年多来已初见成效,尤其是家庭厨余垃圾分出量大幅提升。如何巩固成绩将工作凿实前推,不仅要继续坚持好经验好办法,更需要适时创新,进一步把公众参与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东城区教委根据市领导提出的“垃圾分类要从娃娃抓起”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将垃圾分类知识和要求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实现途径,我会受邀加入到这一行动中。
家庭是生活垃圾产生的重要源头之一,引导全区青少年如何主动参与并亲历亲为家庭垃圾分类事务,推进家庭前端自觉分类习惯的养成,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作为牵头单位,研究设计出了一系列有关垃圾分类的课程及活动,东城区青少年垃圾分类家庭养成计划作为一项科普实践活动被首推出来。11月12日在东城区第四十届学生科技节开幕式上,我会与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在科技节上共同发起该活动并启动了第一阶段养成计划的实施。

该系列科普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组织来自10所学校的500名学生开展“30天家庭垃圾分类打卡日记”活动,以中小学生为核心,以家庭为单位,全体家庭成员一起坚持30天打卡记录垃圾分类情况,完成4类生活垃圾产生量的统计调查;

第二阶段,开展60天家庭垃圾减量活动,学生们在家长的协助下,在第一阶段统计调查的基础上,以30天为周期制定家庭生活垃圾减量计划,分类统计产生量,对比两个周期的数据进行减量计划的效果分析,总结减量计划带给家庭生活习惯的改变及可以推广复制的创新做法;

第三阶段,开展90天家庭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成果传播活动,推选出10个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家庭,继续改进减量计划并持续实施,同时走进社区、学校,把各自家庭自创的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窍门妙招以及由此带来的良好生活习惯进行科普宣传和展示。

好习惯的养成,注定是一场与旧习惯的“持久战”,东城区教委在学生科技节上启动青少年垃圾分类家庭养成计划颇有深意。本届科技节确定了“创新源于实践,科技助力成长”的主题,突出了东城区对培养中小学在校学生创造性、行动力的特别关注,积极为他们投身科技实践、展示创新梦想搭建平台。区教委周玉玲主任非常赞同垃圾分类好习惯养成计划结合科普实践活动的做法,她希望中小学生们在涵养科技文化的基础上,肩负起时代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将学科知识和科技创新实践结合起来,积极投身到科技创新和提升社会责任感的实践中。

在开幕式现场,就“垃圾分类”话题,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科学派”俱乐部科技小记者和主持人老师视频连线了7所学校的“环保小达人”,同学们分享了垃圾分类的经验和成果,并就关心的相关问题向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中心的刘敬奇博士请教。刘博士的精彩微课不仅对上述问题做了细致的解答,更让线上线下的同学们深入思考如何让垃圾分类变成快乐的事情,用科学的态度和方式将垃圾分类的社会责任内化为一种终生受益的好习惯。
 


孙进秘书长受邀参加了本届科技节开幕式,对东城区开展青少年垃圾分类养成计划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将选派相关专家为这项科普实践活动提供尽可能的专业支持,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活动中来,以“以一屋不洁何以洁天下”的担当,从可为的善小做起,引入科学的方式,在“关键小事”上发挥大作用,用点滴的实际行动呵护美丽北京的蓝天、碧水、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