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河湖科考

科考简讯|玉泉水系内城河湖科考之七 在排水科普展览馆感受缺水的北京

时间:2018-11-18

参观以宣传“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环境、开发水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北京排水科普展览馆,因其契合玉泉水系科考主题,被视为第二期河湖科考总结性活动。2018年11月10日上午,由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孙进老师带队,玉泉水系的科考队员、家长和市环保局团委的志愿者们走进了北京排水集团的科普课堂,通过展览馆内详实的文字资料、大量的图片展板、生动的实物模型、污水处理流程的光电显示以及有趣的游戏互动等多种形式,较为全面地了解到了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短缺、日益严重的水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及人们为控制水污染、保护水环境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

为让科考队员们对有关背景知识有所了解,科普展馆赵珏老师播放了一部高碑店再生水处理工艺短片,众人很快被有趣的动画、易懂的表达方式吸引了注意力,由污水管道中出来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之后,要“爬山涉水”,经过“重重关卡”,才能完成“华丽变身”,成为再生水用于园林绿化、景观河道用水、道路保洁、工业循环用水、农业用水以及家庭冲厕用水,等等。同时也让科考队员们清楚地意识到,干净的水一旦被污染,想要治理并成为可用之水,太不容易了。

随后一行人来到科普展览馆,首先引入眼帘的“大地球”和蓝色的硕大“水立方”。前者向观众展示地球是有2/3被水覆盖的大水球;后者则将抽象数字具体形象化,整块立方体表示的是全球的水量,深蓝色小方块是其中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而最顶端发光的小亮点则是中国淡水资源量,参观者对我国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一目了然机,对缺水状况印象深刻。同时,对北京水资源总量,世界、中国以及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数据进行滚动播出,以便随时更新数据。大家这才知道,地球看似一个水球,而真正能为人类利用的水量却极少,原来水资源不是想象中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不是每一地方的人们都可以打开水龙头,就能得到可直接饮用的自来水;即使在北京,拧开水龙头便有洁净的自来水哗哗地流出,实际上北京人均水资源不足10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0远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极度缺水警戒线。

河湖科考一年来,科考队员和志愿者们探访了玉泉水系的11处典型河湖,每到一处必定会问的问题便是:“这里的水是从哪儿来的?”在实地科考中,他们得知了自然环境中河湖里的水居然是买来的,看到了因为来水不足而致使很多河湖几乎封闭不流动的现状,渐渐了解了为改善河湖中现存水水质而采取的种种修复措施,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水处理设施,置身于生动的河湖实景课堂中学习环保知识,真切去感受北京水资源的严重匮乏,开始建立起自身的责任感,人人都应该珍惜每一滴水,保护每一方水源。

让众人触目惊心、痛心不已的是“水污染危害人类健康”板块的一组照片:废油污染河面,孩童接触污水皮肤溃烂,污水气味刺鼻,河水中的生物死亡殆尽,老人因长期饮用污染地下水患食道癌二濒临死亡,因长期饮用含镉地下水染病痛不欲生。水污染的治理刻不容缓,同时也是一场攻坚战。

让科考队员们更为直观感受的是去到再生水厂工作现场亲眼目睹污水由浊变清的过程:去除污水中携带着各种污染物的初级格栅,一座座初沉池、不停“工作”的曝气池和沉静下来的二沉池都是那么的庞大壮观,随着污染物的去除,污水的难闻气味慢慢减弱,最后可以达到排放标准的再生水。据介绍,目前我市的再生水利用量超过10亿立方米,已经成北京城市发展的第三大水源来源。进水和出水形成了鲜明对比,让大家再次感受到污水处理工艺的神奇和奥秘。

活动参观结束时,科考队一行人,带着收获满满,将笑容定格在明媚的阳光里。每一个从这里离开的人都会认真思考,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爱惜每一滴水做起,从恢复玉泉水系源头水开始,为保护水环境和珍爱水资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