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动态
河湖科考|追根溯源问清河,何来“清水”再生缘
春光明媚,暖风徐徐,第二季青少年北京河湖科普考察系列公益活动——清河科考户外第一站于2019年4月14日正式拉开序幕。不到八点,在竖有“清0”字碑之处,清河起点的安河闸旁,热情高涨的科考队员和家长们,以及大学生领队们早早集结于此,蓄势待发。
清河是北京市区西北部的主要城市排水河道,属于北运河水系;共有9条支流,流经海淀区、朝阳区、昌平区,在顺义区内汇入温榆河,全长23.7公里;沿线紧邻圆明园、清河镇,天通苑和北苑等大型社区,流域面积150平方公里,流域内人口超过300万人。
首先开讲的是杨老师河湖生态课堂开讲,清河水源及环境状况。半小时的杨老师生态小课堂语重心长、引人深思,关注历史文化、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慢慢植根于科考队员心中,社会责任感逐渐在养成。家长朋友们同样深受触动,从河湖科考这样的视角来观察、感受身处的这座巨型城市的环境现实,更加清晰地意识到所肩负的职责和重任,每一天平凡而实在的工作便是促进这座城市环境持续改善最切实的行动,也是对这座城市最有价值的爱护。
发源于北京西山碧云寺,水源为沿北旱河汇入的西山泉水或下游山洪以及沿北长河于安河桥汇入的玉泉山水。入温榆河,在清河0起点处(安河闸),深受科考队员们喜爱的水质监测环节如火如荼的展开。科考队员们在领队的带领下,分组监测了透明度、海拔、水深、含氧量、流速等水质监测数据,给清河0起点处的水质给出了初步评估。
科考团队顺着清河往下不断观察河中的水草鱼虾、河岸的植被覆盖以及一些设立的排水口和宣传标语,科考队员们在走水的过程中,悉心听着杨老师的讲解。
在肖家河闸处,我们有幸请到了在肖家河闸处工作的专家老师对各位科考队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及一些具体知识普及,并且回答了一系列的问题,小队员们受益匪浅。
在活动的最后,便是科考队员的采访环节了。科考队员们都很有自己的想法,观点也很独到,在采访路人的过程中不断抛出充满创意又不失深度的问题,还不忘向路人介绍学到的知识,路人朋友同时也对于科考队员抛出的问题和解答表示十分的惊讶与赞赏。
一直以来,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北京,长期以来,北京市以年均21亿立方米的水资源量支撑了年均36亿立方米的用水需求,而在“南水”没有进京之前,北京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00立方米。南水北调后,2017年北京人均水资源量上升为137立方米,有所上升,但仍为国际贫水线的1/7,灾难性的1/2,依然属于极度缺水状态。为了让孩子们清楚地意识到并亲身感受北京的缺水现状,从而她们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河湖科考开展了本期“清河科考,体验PBL”活动。第一期活动中,在清0处听杨老师进行清河来源的讲解,随后李老师对清0水质及其来源进行了接介绍,并介绍了中水等的概念。随后,各小组分配任务,进行水质,海拔,透明度的测量。科考队员确定任务后互相协作,很快完成了任务。随即前往肖家河闸,一路上团队使用专业的海拔测定仪器记录各个地点的海拔,准确测定河流的海拔变化,到达肖家河闸开始第二次测量,之后看到有人用河水洗车,在河边钓鱼等行为后,小科考队员主动出击,对当事人这样的行为进行了采访。最后,由专家对肖家河的构造,闸的工作原理等方面进行了讲解,讲解结束后大家合影留念,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第一次活动。
小科考队员主动出击,对当事人这样的行为进行了采访,讲解有关知识,并对相关行为进行了劝阻。整个清河的防洪设施,防洪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肖家河闸结构,闸的工作原理等做了详细的讲解。